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司法部关于各类社会团体不得开办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的批复

时间:2024-06-04 00:59:22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546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司法部关于各类社会团体不得开办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的批复

司法部


司法部关于各类社会团体不得开办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的批复
1991年7月24日,司法部

海南省司法厅:
你厅七月六日《关于法律咨询服务机构成立条件有关问题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国务院发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四条规定:“社会团体不得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活动。”据此,各社会团体不得开办法律咨询服务机构面向社会提供有偿法律服务,不能作为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的主办单位。
二、法律咨询服务机构必须与主办单位在人、财、物等方面彻底脱钩,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的专职人员不得少于八人,不得聘用兼职人员。其收费及经费管理应接受物价、财政部门的监督。主办单位不得向法律咨询服务机构收取管理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总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的检疫处理原则和要求》(试行)的通知

动植物检疫总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总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的检疫处理原则和要求》(试行)的通知


           (总检植字(1993)6号)

 

各口岸动植物检疫局、植物检疫所、植物检疫实验所:

  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的检疫处理原则和要求》(试行)印发你们,请研究执行。

  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的检疫处理原则和要求(试行)

 

                         一九九三年二月十八日

 

附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

           杂草的处理原则和要求(试行)

 

  为了做好进境植物检疫处理工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第十七条等有关规定,制定如下植物检疫处理原则和要求。

  一、确定检疫处理原则时,应考虑下列情况:

  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的分布、危害及传播途径等状况:

  1.对具毁灭性或潜在极大危险性的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与危险性次之种

类的处理区别;

  2.对目前我国尚无分布的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与国内已有局部发生的种

类的处理区别;

  3.对通过输入植物、植物产品传带机率高的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与传带

机率相对较低种类的处理区别。

  传播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的寄主植物、植物产品状况:

  1.对作为国家重要种质资源或主要农作物、经济作物的种子、种苗等繁殖材料

与生产用种子、种苗,在处理原则上应有不同;

  2.对非繁殖材料(即植物产品),应从产品经济价值、来源国或地区以及传带

病虫害的种类及其危险性等状况,在处理原则上应有不同。

  有无有效的除害处理方法。

  总的原则应根据有害生物综合评估,并结合具体检疫实践,最终确定应采取的检疫处理原则。

  二、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所列有害生物检疫处理原则:

  一类有害生物处理原则:

  1.禁止该类病虫流行区的寄主植物、植物产品进境;

  2.经检疫发现输入植物、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感染一类病虫的,其整批作除

害处理,经除害处理合格的,准予进境;

  3.无有效除害处理方法的,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二类有害生物处理原则:

  1.限制该类病虫疫区的主要寄主植物、植物产品进境;

  2.经检疫发现输入植物、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感染二类病虫害的,作除害处

理,或在确保除害效果的前提下,采用防疫处理和限制措施,防止病虫害传播扩散;

  3.无有效处理方法的,作退回处理。

  三、具体检疫处理要求:

  下列情况之一需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1.输入“进境植物检疫禁止进境物名录”中的植物、植物产品,未事先办理特

许审批手续的;

  2.经现场或隔离检疫发现植物种子、种苗等繁殖材料感染一、二类病虫害,无

有效除害处理方法的;

  3.输入植物、植物产品经检疫发现一类病虫害,无有效除害处理方法的;

  4.输入植物、植物产品,经检疫发现病虫害,危害严重并已失去使用价值的。

  下列情况之一需作熏蒸、消毒、冷热等除害处理:

  1.输入植物、植物产品,经检疫发现植物危险性病虫害、有有效方法除害处理

的;

  2.输入植物种子、种苗等繁殖材料,经隔离检疫发现植物危险性病虫害,有条

件可除害的;

  输入植物产品、生产用种子、种苗等繁殖材料,能通过限制措施达到防疫目的的,采用下列限制措施处理:

  1.转港;

  2.改变用途;

  3.限制使用范围、使用时间、使用地点;

  4.限制加工地点、加工方式、加工条件等。

  四、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之外,对农、林、牧、渔业有严重危害的其他病虫害,参照上述原则处理。

 






青岛市普通商品住房管理办法

山东省青岛市人民政府


青岛市普通商品住房管理办法


(2004年6月3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4年8月2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令第168号公布 自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完善我市住房供应体系,逐步满足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普通商品住房,是指控制土地出让价格,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建设成本,销售给中等收入家庭的商品住房。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以下简称市内四区)。

第四条 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市场运作、分步实施的原则。

第五条 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负责本市普通商品住房的管理工作。

市住宅发展中心负责本市普通商品住房的具体管理工作。

市发展和改革、建设、规划、物价、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普通商品住房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 本市普通商品住房发展规划由市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建设、国土资源和房屋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普通商品住房年度建设计划由市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建设、国土资源和房屋行政主管部门编制下达。

第七条 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根据普通商品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编制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年度计划,并在全市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中统筹安排。

第八条 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用地实行附加条件出让。

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出让的附加条件,由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根据房屋预售价格、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数额、规划条件等确定。

第九条 普通商品住房开发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土地出让的有关附加条件使用土地、建设销售普通商品住房。

第十条 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和经营中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半征收。减半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具体项目由市物价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公布。

第十一条 普通商品住房的预(销)售价格在土地出让前,由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会同市物价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市商品房价格水平、建设项目等因素提出意见,报市政府核准。

普通商品住房的销售价格应当低于同等地段的商品房价格。

第十二条 普通商品住房应当合理控制套型标准,小套型建筑面积不超过65平方米,中套型建筑面积不超过85平方米,大套型建筑面积不超过105平方米。

第十三条 普通商品住房建设项目预(销)售应当经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核发预(销)售许可证后,方可进行预(销)售。

第十四条 普通商品住房销售应当遵循困难优先、逐步改善、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十五条 普通商品住房购房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分为家庭申请人和单身申请人。

家庭申请人是指夫妇双方组成的家庭以及离异或丧偶带子女的单亲家庭;单身申请人是指年满35周岁的未婚人员以及离异或丧偶不带子女的人员。

第十六条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申请人可以申请购买普通商品住房:

(一)具有市内四区常住户口;

(二)没有住房或住房面积未达到政府规定标准;

(三)人均年收入低于上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5倍。

第十七条 符合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申请人可以优先购买普通商品住房:

(一)危房户、城市房屋拆迁中的被拆迁人;

(二)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20平方米的住房困难户;

(三)市人事、劳动部门批准引进的人才。

第十八条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只能购买一套普通商品住房,已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申请人不得申购普通商品住房。

第十九条 普通商品住房的申请购买和预(销)售按照《青岛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执行。

第二十条 普通商品住房自办理房屋权属登记之日起5年后,方可上市交易。

第二十一条 普通商品住房开发建设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处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三年内不得从事普通商品住房的开发建设。

(一)隐瞒房源,不如实上报的;

(二)向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销售普通商品住房的;

(三)违反规定销售程序销售普通商品住房的。

第二十二条 普通商品住房开发建设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五年内不得从事普通商品住房开发建设;情节严重的,禁止其再从事普通商品住房的开发建设。

(一)未按土地出让的附加条件使用土地、建设销售房屋的;

(二)未取得预(销)售许可证擅自预(销)售的。

第二十三条 对弄虚作假、隐瞒家庭收入和住房情况,骗购普通商品住房的,由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责令补缴与市场价之间的差价款,并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出具虚假证明的,由有关部门按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四条 管理普通商品住房的工作人员,有以下行为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规定程序和时限办理的;

(二)不按照规定收费的;

(三)弄虚作假,协助当事人隐瞒真实情况的;

(四)索取和收受他人财物的;

(五)具有其他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或者监督管理不力行为的。

第二十五条 已列入经济适用住房计划的建设项目需转为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的,经市政府批准,按规定补缴土地出让金后转为普通商品住房。

第二十六条 各县级市和崂山区、黄岛区、城阳区的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